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先天性心臟病科主任陳豐霖指出,嬰幼兒先天性主動脈弓中斷就是連接心臟將血液送到全身器官的主動脈有一段發生狹窄,甚至完全阻塞,胎兒時期還可透過動脈導管維持血流,出生後三到七天動脈導管會自行關閉,心臟血流無法正常流通,會造成心臟衰竭、發紺猝死。
陳豐霖指出,主動脈弓中斷外科重建手術雖有一定的風險,死亡率約一成,但如果沒有接受完整治療,病嬰在一個月內死亡的機率高達七成,拖過一個月在一歲內死亡的機會則高達九成。目前透過胎兒心臟超音波或是出生後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都可以在發病之前提早發現病灶,透過計畫治療,可以得到更好的預後。
陳 醫師並舉去年十月出生的游姓女嬰為例,出生兩周後因先天性心臟病併發休克,住進加護病房,面對女兒罹患發生率十萬分之二的主動脈弓中斷心臟病,父母猶豫是否積極救治,受到同病住院王姓女嬰一家鼓舞,轉念讓女兒接受開心手術,也給女兒繼續長大的機會。
企鵝Pen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