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家長往往認為,對孩子而言「家」是最安全的處所,卻忽略居家環境中潛藏的許多不安全點。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兒童事故傷害死亡率已多年高居幼兒死亡原因的第1位;而「居家環境」常常是最容易發生嬰幼兒事故傷害的場所,幼兒最常發生的事故傷害種類為跌倒、跌落、墜落;最主要發生時段為下午,晚上居次;發生地點則以家中客廳為主,其次是運動場或遊戲區、使用或離開椅子、沙發、或床以及上下樓梯。
此外,大人的生活習慣和觀念,都會影響自己對「居家環境不安全點」的認知。例如室內設計的動線、家具的挑選和擺放、室內佈置的陳設,是否有注意避免相關危險;此外,物品使用完畢後是否有馬上收好?錢幣、鈕扣、螺絲釘等小物是否有收納在小朋友拿不到、看不到的地方?其實只要平常就保持安全第一的生活習慣,自然就能降低居家事故傷害的發生率!
提供民眾幾點「降低居家事故傷害發生穿的注意事項」:除地面材質濕滑或高低不平外,樓梯與夾層屋的欄杆間隙過大,家具放置的地點影響行走動線等,都是造成跌墜、碰撞受傷的原因。廚房的爐火、熱鍋、熱油、浴室的熱水、餐廳的電鍋、微波爐、臥室的電熨斗、未使用的插座孔及電線外漏等,都曾造成嚴重的燒燙傷及觸電案例。
家中許多小物品如硬幣、釦子、玩具的小零件、小電池等常被幼兒吞食或塞入身體各種孔道如口鼻而造成梗塞或窒息,窗簾繩及密閉的空間如烘衣機也都曾造成兒童的窒息死亡。家中的設備用品或工具類用品也不乏有尖角銳邊者,稍一不慎就容易被刺傷或割傷,而門樞、抽屜、桌椅縫隙也常是家中成員手被夾傷的地方。家中的藥品、化妝品、殺蟲劑、清潔劑等,如未放置妥當就有可能被幼兒誤食而中毒;瓦斯燃燒不全加上門窗緊閉而導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也在每年冬天中出現。
基隆市七堵衛生所提醒所有家長,對充滿著探索環境之熱情與活力的幼兒來說,如何規劃活動空間並且預防事故傷害的發生、為幼兒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才是幼兒安全最大的保障!
企鵝Pen
留言列表